云上咸安报道“孩子今年幼升小了,暑假给她报了一个月的书法班,目前学了大半个月,感觉还是不错的,确实有些长进。这个暑假你家孩子在学什么呀,花了多少钱?”7月27日,两位家长交流着孩子的暑期规划。
7月份学生们陆续开启放假模式,“暑期计划账单”成为不少家长讨论的热门话题。连日来,记者走访了解到,不少家长给孩子制定的暑期计划预算少则几千元,多则上万元。
(资料图)
托管补差培优 家长需求多
虽然已是暑假,然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只有“暑”,没有“假”,前脚刚踏出学校大门,后脚就迈进了各种各样的暑期培训班,有的为了“补差”,有的为了“培优”,有的则为了“托管”。
“我们夫妻是双职工,老人身体不好,带孩子需要亲力亲为。平时上课还好,一到假期只能送去托管班。”一些双职工家长表示,托管地方可以帮忙辅导孩子作业,还可以解决食宿问题,让家长省了不少心。
与此同时,艺术兴趣课、夏令营、室外拓展……暑期培训市场如同高温天一样“火力”不减。
“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,希望可以利用假期提升一下。”一位家长告诉记者,之所以报班,一方面想巩固一下上学期学的内容,另一方面想扩展一下知识面,开学后孩子学习不至于太吃力。
走访中,记者看到,各类艺术兴趣课也比较火热。“每到暑期,基本上都要‘破产’,舞蹈课、游泳课,一个假期下来大概需要花费近万元左右。”
补知识、补见识、补特长、补体格……暑假几乎成了家长们给孩子“大补”的最佳时机,虽然随之而来的花销不断增加,但家长在“烧钱季”里热情不减。
图书馆学生增多 运动健身渐成时尚
记者走访发现,暑期到来,图书馆、书店迎来不少学生。孩子们找到喜欢的书籍后,或席地而坐现场“充电”,或买回家细细品读。
与此同时,运动场所也成为学生们的“大本营”,运动健身受到热捧。
在恒力体育,许女士为12岁的女儿报了游泳课。“报的是一对一的私教课,经历过疫情,我们发现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,学习游泳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,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可以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求生技能。”
“与其整天在家里玩手机、打游戏、看电视,不如让孩子走出家门参加体育锻炼。”
采访中,不少家长觉得,一样都是“卷”,多参加些体育培训,至少还能强壮体格,何乐不为?
趁“热”打铁 亲子娱乐热度不减
除了培优培训外,现在“80后”“90后”新生代父母在孩子的消费上更注重体验和互动。随之而来的亲子消费和休闲娱乐异军突起,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。
在城区各大影院,一些大、中学生成群结队地排队,等待电影开场。而不少幼儿和小学生也在父母的陪伴下加入观影大军。以《八角笼中》《长安三万里》为代表的热映影片,因情怀与口碑俱佳,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欢迎。
不仅如此,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橄榄枝抛向了低幼龄儿童。暑假来临,一些购物中心将商场内的重要区域设置成了游乐园或亲子乐园,专门搭建了大型儿童娱乐设施,电玩、娃娃机、沙堡、淘气堡等备受青睐,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正开心玩耍。
区教育局提醒:根据“双减”工作要求,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。建议广大学生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,合理安排孩子暑期学习生活,不增加孩子的校外培训负担。若确有需要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,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开发的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,选择具备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。不要选择App以外的无培训资质、无质量保证、无安全保障的非法培训机构。
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家长,暑假期间,既要快乐消费,也要理性消费。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,要向商家索要并保存购物凭证和服务发票,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。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积极与经营者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时,及时拨打12315热线反映。
(融媒体记者:余娅敏 编辑:方焱 责编:聂国力 编审:徐隽)